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校园生活

当前位置: 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 > 校园生活 > 正文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19年寒假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三)

发布时间:2019-02-23来源:浏览次数:

为了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经典,地球科学学院2018级地质学专业宦文昊、黄晨、马陈楠和洪伟楠四名同学组成社会实践团队一同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青年红色精神寻访活动。

在纪念馆雕塑前回望历史

纵然现在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也不能忘记侵华战争中使得国家人民血流成河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的——南京大屠杀。经过商议,社会实践团队于2019219日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始了寻访活动。初入纪念馆是一排排以写实派风格反映南京大屠杀时我国手无寸铁的百姓惨状的雕塑。无论是妇孺还是老人,他们的脸上无不写满了悲痛与惊惧。雕塑大师们以巧夺天空的作品仿佛使来到纪念馆的每个人又回到了1937年——那个黑暗与鲜血并存的年代。

在众多的雕塑作品中,有一个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南京大屠杀中女性和婴孩的惨状,这个作品也与其他作品不同——被放大了几倍并坐落在场馆的正中央。

图中是一位被日军强暴过的母亲,手中抱着她已经死去的孩子,孩子耷拉着脑袋,气息已然全无。母亲抬头向着天空,仿佛在悲戚呐喊,又仿佛在责备老天为何对自己如此不公。她的眼中饱含泪水、悲恸与绝望。

在三十万死亡人数里缅怀同胞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很多地方,寒假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们都能看到触目惊心的一个数字——300000。很多人在碑前驻足不语,还有一部分人在碑上细细抚摸,仿佛被这个数字所震撼。

向馆内走去,馆中墙上密密麻麻地贴着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对这场震惊中外的大屠杀的回忆录,寒假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也都安安静静地阅览了大多数的文字记录,被那些日军残暴且毫无人性可言的行为所震惊。在场馆的其他地方,我们还看到了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比如:侵华日军的“千人针”、1938年中国出版的《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中国国家档案局首发“南京大屠杀”视频档案。其中馆内还有一个“12秒”让我们难忘,随着滴答的读秒声,每隔一颗水珠从高空落下,侧面墙上贴有遇难者遗像的灯闪亮而后熄灭,象征着一个生命的消亡。

在馆区的一侧,前来游览的人们自发为南京大屠杀罹难者悼念,队员们也为南京大屠杀中去世的同胞们献上了花朵。

在万人坑旁勿忘国耻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纪念馆中最为著名的南京大屠杀“万人坑”旁。队员们一一从万人坑旁走过,在万人坑中,可以看到隐没于历史尘土中的累累白骨。遗骨分7层排列,表层达208具。遗骨分步零乱,有的严重扭曲变形,有的伴有弹穿刀刺痕迹,男女老幼均有,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时的南京。据了解,在南京大屠杀中南京城里这样的万人坑还有很多,纪念馆中的万人坑属于较具代表性的一个。

在前人身上找到后代前进的动力

最后,队员们来到了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的幸存者的图片墙。

他们都已垂垂老矣,陈年旧事也慢慢在心底中老去。在希望这些人的余生可以在幸福中度过的同时,我们也领悟到了“软弱即被欺侮”的道理。祖国正在一天天地强大起来,而新一代的我们更应该不忘先人用不屈的生命为我们打下和平安定生活的精神。

本次社会实践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个人走出象牙塔,真实感受社会万象。在回顾祖国往昔峥嵘岁月时,后生们可以有所感悟。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以“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为目的,以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社会实践具体形式,以正确的方式书写中华民族儿女个人价值。此外,在本次寒假社会实践中同学们不但丰富了历史知识,也有效传承了爱国主义精神。